医药论坛杂志

2025, v.46(15) 1668-167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血清胰岛素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影响研究
Effect of serum insulin level on components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邢光

摘要(Abstract):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13例,应用问卷调查、MRI检测和实验室检查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将其分为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 HINS)组和胰岛素正常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应用多因素分析研究患者斑块发生钙化、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lipid-rich necrotic core, LRNC)、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 IPH)的影响因素。结果 HINS组和胰岛素正常组体重指数、斑块数量、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 2hPBG)等11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男性、高血压、斑块数量多、高胰岛素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IPH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高血压、男性、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钙化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吸烟、高尿酸血症、血小板分布宽度水平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LRNC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腹血糖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如钙化、IPH、LRNC的发生无关;高胰岛素水平会增加患者IPH的发生率。

关键词(KeyWords): 血清胰岛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邢光

DOI: 10.20159/j.cnki.jmf.2025.15.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