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英英;李蕾;李净羽;陈圆辉;王雪;张翠莲;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 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时使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添加拮抗剂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使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卵泡发育后期部分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升高,根据LH升高后是否添加拮抗剂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64个周期)和对照组(133个周期),比较两组一般基础情况、控制性超促排卵、实验室结局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获卵数、MII卵子数、2PN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总量、Gn天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的一般基础情况及卵巢敏感指数(Ovarian sensitivity index,OS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鲜移植的临床妊娠率(60.44%)低于对照组(61.63%),而观察组的生化妊娠率(64.84%)高于对照组(62.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中卵泡发育后期因LH升高添加拮抗剂可以改善获卵数、成熟卵子数、正常受精数,且添加拮抗剂后不影响临床结局,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使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患者,卵泡发育后期LH升高,可适当选择添加拮抗剂。
2021年01期 v.42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李奕;沈照波;程振宇;
目的分析小儿哮喘联用沙丁胺醇与酮替芬治疗对其血清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哮喘患儿,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6例予以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36例应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咳嗽、胸闷、气喘以及哮鸣音等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5.64±1.25)d、(3.25±0.98)d、(2.73±0.85)d、(4.15±0.91)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T-1、NO及CE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炎症因子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11.52±3.76)ng/mL、(43.36±8.95)ng/L,均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IL-10)水平[(12.91±2.37)pg/mL]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与酮替芬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缩短哮喘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减轻患儿炎性反应和ET-1、NO及CEC水平,加速患儿肺功能改善。
2021年01期 v.4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王亚楠;李根霞;赵若伊;高婉丽;
目的研究复合手术室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7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接受直接剖宫产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接受复合手术室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5.26%,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2,P=0.02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7、30.721、20.682,P<0.01)。观察组术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与组内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h与组内术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 PT、T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低于对照组(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3,P<0.05),观察组术后子宫复旧率为86.84%,高于对照组(6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4,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6、8.970、26.281,P<0.05)。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妇实施复合手术室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减低子宫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子宫复旧,减低新生儿窒息风险。
2021年01期 v.4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梁艳宁;周伟;
目的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急性颅内出血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及脑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对象为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自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颅内出血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67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与对照组(n=34),对照组应用异丙酚+瑞芬太尼,观察组给予七氟醚+瑞芬太尼;将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呼吸循环系统、脑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明确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急性颅内出血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及脑功能的影响。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麻醉前呼吸频率(RR)、每分钟有效通气量(MV)、心律(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_2)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各指标水平均有轻微波动,但观察组RR、MV、MAP及SpO_2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_0)、插管后即刻(T_1)的THRR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打开颅骨前即刻(T_2)及开始缝皮时(T_3)患者THRR水平均有波动,但观察组患者THRR水平在T_2、T_3时间节点时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THRR水平较对照组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喉痉挛、咳嗽、躁动、低血压、恶性呕吐等麻醉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1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急性颅内出血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及脑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发生喉痉挛、咳嗽、躁动、低血压、恶性呕吐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低。
2021年01期 v.42 13-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吴开元;李斌;张媛媛;庞秋贺;
本例新生儿为急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抢救成功后急诊行大动脉调转术,术后延迟关胸。右股静脉22 G留置针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高营养,术后2天出现右下肢肿胀、紫绀,留置针回血通畅,初步考虑血栓形成,经超声证实为股总静脉血栓。抗凝治疗过程中皮肤颜色改变,不符合血栓后表现,虽然留置针回血通畅,仍不除外血栓形成后血液回流受阻致药物渗漏可能,涉及大量血管活性药物外渗,予酚妥拉明封闭,封闭治疗后血压下降,紧急针刺减压促排。后期不断随访及指导创面的治疗和护理,经历钙盐析出、脱落,现在右腹股沟区疤痕形成,近期随访未见其对患肢功能造成明显影响,需进一步跟踪随访。
2021年01期 v.42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范晓斐;王国栋;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18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随机被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术后营养支持,研究组在营养风险筛查后给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临床疗效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患者的住院时间研究组为(9.15±0.51)d,明显短于对照组[(18.79±1.02)d];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25.54±1.10)×10~3元]明显低于对照组[(31.07±1.21)×10~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55例显效,36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96.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天两组患者血清中白蛋白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白蛋白的水平[(35.07±1.02)g/L],明显高于对照组[(29.41±0.8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能明显缩短胃癌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加速术后患者的康复,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很大。
2021年01期 v.42 22-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赵梨园;王媛;赵增晓;徐磊;陈三冬;贾英萍;
目的回顾性研究与气管导管对比,可弯曲喉罩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查询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行择期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记录。2018年1月至12月为ETT组,2019年1月至12月为F-LMA组。记录患儿的一般情况。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是否由F-LMA更换为ETT及原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呛咳、咽痛、喉痉挛、返流误吸、苏醒期躁动、继发性出血、再插管等),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情况、术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对外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满意度。结果共纳入3 598例,其中ETT组1 855例,F-LMA组1 743例。共有6例患儿术中由F-LMA更换为ETT。术后拔管时间(15.5±13.6)min和PACU停留时间(47.9±12.6)min,显著短于ETT组拔管时间[(28.5±12.2)min]和PACU停留时间[(70.1±17.7)min],F-LMA组PCIA人均按压次数显著减少(3 vs.9),术后发生呛咳、咽痛、苏醒期躁动的患儿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M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323例)明显低于ETT组(67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MA用于小儿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中可提供安全的气道管理,减少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舒适度。
2021年01期 v.42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陈淑云;
目的分析检测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11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间段内门诊就诊的同年龄段非IM小儿10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并分析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小儿IM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CD3~+、CD8~+水平为(79.52±8.42)%、(54.16±12.83)%,高于对照组[(65.82±7.13)%、(28.75±5.99)%],观察组CD4~+、CD4~+/CD8~+、CD16~+56~+、CD19~+水平为(23.61±8.79)%、(0.58±0.29)%、(9.95±3.42)%、(10.69±5.83)%,均低于对照组(38.72±5.99)%、(1.51±1.01)%、(15.42±3.94)%、(18.75±3.64)%(t=12.659、18.091、14.413、9.2490、10.768、11.878,P<0.05)。参照确诊结果,淋巴细胞亚群末梢血检测结果诊断小儿IM的准确度为82.38%,敏感度为82.73%,特异度为82.00%。结论 IM患儿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非IM患儿有明显差异,通过检测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辅助诊断小儿IM,获得较高诊断价值,利于患儿早期接受治疗,减轻疾病严重程度。
2021年01期 v.42 29-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张军营;温鲁艳;王少芳;王可;
目的探讨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成人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重症肺炎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应用非灌洗气管内吸痰治疗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5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退热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并观察记录灌洗前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OI)、气道阻力(RAW)及气道峰压(PIP)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9.09%)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87.27%),研究组退热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与灌洗前1 h比较,灌洗后6 h及24 h两组OI显著增高,RAW及PIP均显著降低(P<0.05);与灌洗后6 h比较,灌洗后24 h两组OI显著增高,RAW及PIP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灌洗后6 h及24 h研究组OI显著增高,RAW及PIP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成人重症肺炎治疗中应用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缩短患者转归时间,还能有效改善患者OI,降低RAW及PIP。
2021年01期 v.42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余守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患者48例为腹腔镜组,同期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为开腹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及术后3个月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26.54±21.18)mL、切口长度(5.68±0.32)cm、下床活动时间(2.91±0.08)d以及住院时间(11.02±1.18)d,均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而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1.15±11.39)min相比开腹组明显延长(P<0.05)。两组术后3d IgA、IgM、IgG及C3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7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术后3 d腹腔镜组IgA(189.43±10.34)mg/dl、IgM(149.73±9.16)mg/dl、C3(105.34±6.21)mg/dl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而IgG水平[(1178.45±34.69)mg/dl]明显低于开腹组[(1197.59±32.81)mg/dl](P<0.05)。腹腔镜组术后切口瘢痕长度[(5.27±0.31)cm]相比开腹组[(10.02±0.35)cm]明显缩短(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开腹组(20.83%)(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胆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在改善术后免疫功能,提高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021年01期 v.42 36-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门雪妍;刘涵;岳培培;李宗霖;
目的探讨激素使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314例已经确诊的狼疮患者,根据目前使用激素剂量分为无激素组、小剂量激素组和中大剂量激素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激素使用对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已确诊的狼疮患者314例,服用小剂量激素者141例(44.9%);各组患者平均使用激素剂量分别为0 mg、(4.1±2.2)mg、(15.1±9.1)mg。在中大剂量激素组,SCL-90得分≥160分31例,占30.4%,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睡眠饮食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中大剂量激素组患者在SCL-90总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均显著高于2006年全国常模(P<0.003或P<0.0001)。结论狼疮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激素使用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减量或停用激素。
2021年01期 v.4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成晓栋;张政;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器械对干髓术后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干髓术后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动不锈钢K锉,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观察组患者采用S3机用镍钛锉,冠向下根管预备方法进行根管预备。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根管预备术后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情况。结果根管预备后,观察组有24颗患牙发生EIAE,发生率为32%;对照组有48颗患牙发生EIAE,发生率为64%,观察组根管预备术后疼痛Ⅰ级(17.3%)Ⅱ级(10.6%)Ⅲ级(4%)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Ⅰ级29.3%,Ⅱ级24%,Ⅲ级10.7%),统计学分析χ~2=15.8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传统手动K锉根管预备相比,S3镍钛锉在干髓术后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牙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小,值得推广。
2021年01期 v.42 44-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韩瑞芳;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样淀粉酶A(SAA)、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根据其是否并发休克分为休克组(42例)和非休克组(40例),比较其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血清hs-CRP、SAA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分析其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非休克组治疗前的hs-CRP为(98.64±7.85)mg/L、SAA为(218.72±27.46)mg/L,降钙素原为(24.96±5.74)ng/mL,均低于休克组(P<0.05)。非休克组治疗后hs-CRP、SAA分别为(28.76±4.56)mg/和L(102.38±15.79)mg/L,低于休克组的(43.17±6.23)mg/和L(158.94±20.33)mg/L,且两组治疗后降钙素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预后良好患者的hs-CRP为(38.51±4.23)mg/L、SAA为(107.64±19.52)mg/L,降钙素原为(8.26±3.47)ng/mL,分别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59.78±7.26)mg/L、(157.39±23.47)mg/L和(19.54±6.83)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SAA和血清降钙素原均能够较好地反映脓毒症患儿病情,对其治疗预后具有较好预测和评估作用,可推广应用。
2021年01期 v.42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游焜;王亮;蔡日;王建国;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外科手术分别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PH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TACE治疗,n=51)与对照组(外科手术联合TACE治疗,n=47)。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α-L-岩藻糖苷酶(AFU)],比较治疗后1年及治疗后2年两组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并分析治疗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AFP、CYFRA21-1及AFU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及治疗后2年,研究组患者生存率(96.08%,88.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各项化疗不良反应、急性放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TACE治疗可有效治疗PHC,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复发,且安全性良好。
2021年01期 v.42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宋美楠;
目的比较甲状腺良性肿瘤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与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45例采用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另外接受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更长,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组为(4.02±0.86)分,少于对照组[(6.11±1.5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d对照组血清钙水平及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术后第3 d的甲状旁腺激素及血清钙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能使甲状旁腺激素与血清钙浓度维持稳定,手术创伤显著减轻,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应用效果好。
2021年01期 v.42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李东;
目的回顾性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对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75例(发病后<3d)作为观察组,将45例(发病后>3d)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动脉瘤颈夹闭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预后、发病后3d和发病后10d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3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后3 d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10d观察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病后3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后10d 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后10d 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2021年01期 v.42 59-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杜锦龙;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状态下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于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3例,根据吸入氧浓度分为A组(26例)、B组(29例)、C组(28例),依次给予吸入氧浓度分数(FiO_2)35%、45%、55%。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组动脉血气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3组组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3组患者同组不同时间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后3组组间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无创通气状态下的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时应用不同FiO_2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病情逐渐好转。
2021年01期 v.42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李海霞;高利;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肾间质纤维化、炎症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4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尿白蛋白(58.97±15.26)mg/L、24 h尿蛋白定量(0.52±0.15)g,低于对照组的(103.52±12.05)mg/L、(0.98±0.2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生长因子-β(TGF-β)、Ⅳ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各水平分别为(3.70±1.11)ng/mL、(44.08±12.06)ng/mL、(62.37±14.54)ng/mL、(78.21±11.34)ng/L、(103.62±12.56)ng/L,低于对照组的(4.84±1.36)ng/mL、(47.51±11.47ng/mL、(66.12±11.89)ng/mL、(110.08±14.58)ng/L、(166.37±14.4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各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为(16.73±5.09)、(32.25±9.67)、(23.26±6.8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9.85±4.33)、(60.14±10.57)、(47.39±10.1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控制炎症发展。
2021年01期 v.42 66-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庞琳晖;
目的探讨幼儿过敏性肠道疾病与肠道黏膜屏障、短链脂肪酸的相关性。方法选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过敏性肠道疾病患儿80例作观察组,行胃镜检查,以黏膜性质分为观察组A(胃肠黏膜异常,n=49例)及观察组B(胃肠黏膜正常,n=31例),同期选用未患过敏性肠道疾病患儿80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肠道黏膜屏障指标、粪便细菌数量与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数量比及短链脂肪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免疫调节蛋白(s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乳果糖(L%)、甘露醇(M%)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 sIgA水平较之观察组B更低、L%、M%及L/M较之观察组B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数量及B/E数量比均低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双歧杆菌数量及B/E数量比较之观察组B更低,大肠杆菌数量较之观察组B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乙酸、丙酸、丁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异丁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过敏性肠道疾病普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异常,且短链脂肪酸水平下降明显,而明确疾病致病机理,可从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有效治疗。
2021年01期 v.4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王倩倩;刘慧丽;党群;张荷;马亚欣;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治和预后,加强对其的认知,指导临床,减少误诊。方法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HE染色镜下黏液样背景下梭形或星形细胞疏松排列,肿瘤细胞呈梭形,无核分裂相,瘤细胞在肿瘤中呈弥散均匀分布,其间可见有较为丰富的大小不等的散在血管。免疫组化:Calponin(+)、CD34(血管+)、Desmin(+)、ER(+)、F XIIIA(部分+)、Ki67(<1%+)、MSA(-)、PR(+)、S-100(-)、SMA(少量+)、SOX-10(-)、Myogenin(-)。结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具有侵袭性及复发性,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彻底的手术切除是减少复发的主要措施;ER、PR阳性患者,术后可考虑给予GnRH类药物预防复发并严密随访;对于复发性患者,更需强调长期随访的重要性。
2021年01期 v.4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王志芳;
目的通过对CT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患者的CT影像进行研究,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因肺腺癌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接受诊疗的患者88例,所有患者的CT均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病变范围小于3cm,且接受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确诊。通过对病灶的范围大小、病灶的位置、病灶密度大小、病灶周边形态及内部征象及瘤-肺界面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些影像学资料和患者病变病理分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病灶出现浸润性病变时,其病灶范围大小要较非浸润性病变患者病灶范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灶发生浸润性病变得患者中,浸润程度对病变范围大小无明显影响,浸润病灶及微浸润病灶间病变范围大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征象中,病灶的边界、病灶征象、瘤-肺界面对病理分类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对对浸润性病变和非浸润性病变患者的病灶范围进行分析,病变范围为1.05 cm时,其特异性及敏感度较高。结论在病变范围小于3 cm以下的纯磨玻璃密度病变患者中,其病变范围、均匀度、边界、瘤-肺界面和支气管充气征等征象对判定病灶的恶化程度具有一定意义。
2021年01期 v.42 77-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郭跃;韩柯;袁泉良;白方会;
目的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和传统的切开挂线术两种手术方案在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8例来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给予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切开挂线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来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创伤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研究组患者(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0.2±0.1)分、4.55%和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0.3)分、27.27%和7.69%]。结论改良LIFT不仅能缩短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小患者手术的创伤面积及术中的出血量;还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工作中值得进行推广。
2021年01期 v.42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凡翠华;崔佳佳;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COPD)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ai,HAP)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高龄COPD患者120例,按照其是否并发HAP将其分为观察组(并发HAP,n=54)和对照组(未并发HAP,n=66)两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并检测其血清CRP及PCT含量,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RP及PCT对高龄COPD合并HAP患者的检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为32/22,平均年龄为(71.55±4.98)岁,脑血管疾病占比为11.11%,高血压疾病占比为24.07%;对照组男女性别比为(39/27),平均年龄为(71.97±5.45)岁,脑血管疾病占比为12.12%,高血压疾病占比为22.73%,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RP水平为(74.33±10.21)mg/L,血清PCT水平为(3.61±1.14)μg/L,对照组血清CRP水平为(17.56±5.71)mg/L,血清PCT水平为(1.25±0.35)μg/L,观察组血清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两者联合检测的检测价值(AUC=0.898)大于CRP(AUC=0.755)和PCT(AUC=0.809)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CRP与PCT在高龄COPD合并HAP患者血清中呈显著高表达,血清CRP与PCT联合诊断高龄COPD合并HAP诊断价值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1年01期 v.4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王晓霞;高丰玫;钱苗苗;
目的分析白内障手术与玻璃体切割联合应用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选择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玻璃体切除与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平均视力水平为(0.79±0.12),对照组为(0.58±0.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视力水平0.6~1.0,占比40.0%,<0.1占比12.0%,与对照组的16.0%和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发生率为30.0%,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与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2021年01期 v.42 87-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钱玉芹;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联合应用卡马西平与恩必普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2018年1月—2020年1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60例予卡马西平结合恩必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认知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28.93±2.46)分,BDNF水平为(25.81±4.03)ng/mL,NSE水平为(5.68±1.65)ng/mL,分别与对照组的(24.82±2.15)分、(18.67±3.85)ng/mL,(8.42±1.98)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理功能评分(87.85±4.62)分,躯体功能(88.75±4.39)分,社会功能(79.63±5.41)分,物质生活评分(85.64±4.98)分,与对照组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与恩必普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对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效果,加速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2021年01期 v.42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马欣;赵国安;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左卡尼汀联合治疗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栓前状态(PTS)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CHF老年患者,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左卡尼汀联合心脉通治疗)和对照组(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心功能指标、血压变异性[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SSD)、24 h舒张压变异性(24hDSD)]、PTS指标[血栓素(TXB2)、纤维蛋白原(F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检测结果;并统计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心动过速、失眠)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CO、LVEF)、PTS指标(t-PA、PAI-1)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血压变异性指标(24hSSD、24hDSD)、PTS指标(TXB2、Fg)水平明显降低,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显著低于对照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联合左卡尼汀应用于CHF老年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能改善心功能、PTS,并降低血压变异性,对患者预后康复有利。
2021年01期 v.4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王海播;姜宗良;孙贝贝;况红艳;马利军;赵丽敏;
目的评价经皮颏舌肌电刺激疗法对居家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比其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且已确诊的轻中度OSAH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经皮颏舌肌电刺激疗法,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SG指数和生活质量(SAQLI)指数。结果两组患者PSG指数均有改善,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得到提高(P<0.05)。结论经皮颏舌肌电刺激疗法在治疗轻中度OSAHS患者具有与CPAP相同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居家OSAHS患者PSG指数,改善患者夜间睡眠缺氧状态、增加脏器供氧,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且具有不良反应较小、方便易行、性价比较高的特点,值得在居家轻中度OSAHS患者中推广应用。
2021年01期 v.42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杨璐琼;李泽宇;闫晓晖;巩伟;邹益;王朋;王红;
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中格拉斯哥评分(GPS)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20年109例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卡方检验分析GPS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生存曲线的绘制用Kaplan—Meier法,组间差异用log—rank检验,用Cox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和危险比计算,P<0.05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9例患者中男74例,女35例,中位年龄55.0(48.5,66.0)岁,随访时间3.0~60.0个月,其中GPS 0组69例,GPS 1组29例,GPS 2组11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CA72-4(P<0.001)、神经浸润(P<0.001)、白蛋白(P<0.001)、CRP(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3)与GP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年龄(P=0.886)、性别(P=0.205)、CEA(P=0.987)、脉管浸润(P=0.160)、临床分期(P=0.119)与GP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生存率与GPS评分(HR 3.246,95%CI 1.899~5.547,P<0.001)、神经浸润(HR 6.427,95%CI 2.595~15.920,P<0.001)独立相关,GPS0分、1分、2分亚组间的术后生存率有显著差异,随着GPS分值增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GPS可以被认为是胃癌患者根治性术后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GPS是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与患者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有效预测根治性胃癌患者术后预后。
2021年01期 v.42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闫晓晖;李泽宇;杨璐琼;邹益;巩伟;王朋;王红;
目的探讨肝脏硬度值(LSM)、血小板与脾脏直径比值(PC/SD)联合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到2019年11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的资料,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成两组,即无/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组和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组,检测肝脏硬度值、血小板(PLT)和脾脏直径(SD),并计算血小板与脾脏直径比值(PC/SD)。定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在无/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组和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组,患者的LSM、PLT、SD、PC/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模型为Y=0.156LSM-3.978PC/SD-1.146,说明LSM、PC/SD均为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独立预测因素;LSM预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最佳阈值为26.350 Kpa,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82.5%;PC/SD预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最佳阈值为0.608,灵敏度为61.4%,特异度为81.6%;LSM+PC/SD预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最佳阈值为0.722,灵敏度为75.1%,特异度为88.6%。结论 LSM、PC/SD对肝硬化患者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LSM+PC/SD联合预测价值更高,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2021年01期 v.42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齐静;
目的评价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入组条件的研究对象70例,来源于儿童内科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n=35,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及对照组(n=35,经鼻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比两组通气效果。结果观察组喘息、气促、哮鸣音、三凹征消失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12 h血氧饱和度(SpO_2)[(97.26±0.58)%]高于对照组[(94.13±0.61)%],血氧分压(PaO_2)[(68.79±10.28)mm Hg]高于对照组的(61.02±10.32)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42.16±12.57)mm Hg低于对照组[(48.08±13.3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期间舒适性EDIN量表评分[(3.26±0.68)分]高于对照组[(5.12±0.73)分],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更高,舒适性高,不良反应少,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作用显著。
2021年01期 v.42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赵玲玲;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临床目标性监测,来分析影响ICU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14例住院ICU患者,将感染MRSA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的MRSA感染菌株标本来源,按照危险因素调查信息表比较两组患者存在MRSA感染相关因素的数量分布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MRSA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的MRSA感染菌株标本来自抽取液和血液来源的极少,来源主要来自外科伤口分泌物和下呼吸道痰液,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ICU患者MRSA感染相关因素的分布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3个月、使用激素治疗时间多于6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他细菌感染、血红蛋白含量<100 g/L、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使用免疫抑制剂与MRSA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均是医院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时间>3个月、使用激素治疗时间多于6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他细菌感染、血红蛋白含量<100 g/L、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使用免疫抑制剂都是住院ICU患者MRSA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严格规范手部卫生并重视MRSA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能够显著降低ICU患者发生MRSA感染。
2021年01期 v.42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宋瑞香;
目的探讨剖宫产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220例剖宫产产妇,根据双盲法分组标准分成两组,常规组(n=110)围术期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n=110)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泌乳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肛门排气时间(28.01±3.46)h、下床活动时间(47.79±)h、住院时间(6.58±2.07)d,与观察组[(15.96±3.01)h、(39.05±3.12)h、(4.16±1.18)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7.5579,P<0.05;t=17.7644,P<0.05;t=10.6522,P<0.05);常规组初始泌乳时间(25.45±15.08)h、72 h泌乳量(136.28±57.49)mL,与观察组[(18.02±12.46)h、(234.68±63.17)m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9836,P<0.05;t=12.0827,P<0.05);观察组产后24 h子宫宫底高度(11.40±1.89)cm、产后48 h子宫宫底高度(5.89±1.11)cm,与常规组[(15.89±2.11)cm、(7.91±1.49)cm]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6.6242,P<0.05;t=11.402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5%)低于常规组(13.64%),有统计学意义(χ~2=4.2642,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效果确切,既能促进泌乳、减少不良反应,又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推动康复进程,建议进一步推广。
2021年01期 v.42 118-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