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国岫;吴情;郑义彩;徐斌;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响应性纳米药物对舌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低氧细胞培养箱培养舌鳞癌细胞建立低氧模型,将3-巯基丙酸和阿霉素纳米微粒合成ROS响应性纳米粒,采用HPLC法验证纳米粒中的ROS响应能力。利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时间浓度纳米粒对癌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阿霉素、阿霉素纳米微粒、ROS响应性纳米粒的抗肿瘤能力;通过细胞凋亡实验检测三种药物诱导癌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合成的ROS响应性纳米粒形态为球形,分散均匀,平均粒径约为90 nm,在无活性氧条件下培养6 h, 72 h,阿霉素释放率分别为25%和52%,在50μM KO_2下培养6 h, 72 h,阿霉素释放率分别为35%和73%,100μM下培养6 h, 72 h,阿霉素释放率分别为60%和90%。MTT细胞活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ROS响应性纳米粒时间浓度增高,癌细胞活性下降;阿霉素、阿霉素纳米微粒、ROS响应性纳米粒均对低氧肿瘤细胞的凋亡有明显影响,诱导癌细胞凋亡率阿霉素(16.33±0.63)%,阿霉素纳米微粒(34.25±3.41)%,ROS响应性纳米粒(66.99±3.64)%,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药物均表现出有效的抗肿瘤的能力,平均IC50阿霉素(8.63±0.27)mg/L,阿霉素纳米微粒(4.78±0.32)mg/L,ROS响应性纳米粒(2.62±0.43)mg/L,和疗效检测曲线极为相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S响应性纳米药物能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是治疗舌鳞状细胞癌的有效方式。
2021年15期 v.42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 张宪芬;张殿宝;韩婉青;孟海英;曹劝省;王永生;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简称他汀)对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后神经系统并发症(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 NC)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查找他汀对CABG术后各种NC影响的文献并追索参考文献,采用RevMan5.4及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篇文献58 156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他汀组较对照组NC发生率下降(OR=0.82,95%CI:0.68~0.99;P=0.04);中风发生率下降(OR=0.80,95%CI:0.70~0.92,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7,95%CI:0.21~1.51,P=0.26)。结论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可减少CABG后NC,尤其是中风的发生率。
2021年15期 v.42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余海峰;盛冠男;王依明;屈波;吴书胜;
目的背景探讨YB-1转染的胃癌细胞外泌体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用不同浓度(50、100、200、400μg/mL)的YB-1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OE-Exo)和对照SGC-7901细胞(SGC-7901-NC-Exo)中分离的外泌体进行处理,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外泌体处理的HUVEC中VEGF的水平。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YB-1外泌体对HUVE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生成的外泌体YB-1水平和其起源的胃癌细胞以及外泌体内化后的HUVEC一致。与SGC-7901-NC-Exo相比,SGC-7901-OE-Exo可显著抑制HUVEC的凋亡,并促进HUVEC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经过外泌体处理后,HUVEC中VEGF的mRNA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YB-1作为胃癌细胞外泌体的关键成分,可通过上调外泌体内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的VEGF来促进血管生成。
2021年15期 v.42 15-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4K] - 李长建;焦玉涛;
目的探讨分叶分隔法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 PKRP)对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大体积BPH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TVP),观察组行分叶分隔法PKRP。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及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留置导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IPSS评分、PVR低于对照组,Qmax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叶分隔法PKRP治疗大体积BPH患者,具有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下尿路症状。
2021年15期 v.4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 秦浩;尹航;张亚波;肖龙海;庄强;
目的分析后交通段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枣庄市立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7月—2019年12月诊治的后交通段动脉瘤患者,分为破裂组及未破裂组。测量入组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包括瘤体直径(D)、纵横比(AR)、尺寸比(SR)、体颈比(DN),入射角(IA)及瓶颈指数(BN)。统计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低壁面切应力面积(LSA)、剪切振荡指数(OSI)和归一化壁面切应力(NWSS)。对两组动脉瘤的基础资料、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显著性差异的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内在关联,建立风险评估的回归方程,比较各方程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后交通段动脉瘤124处,其中破裂组84处,未破裂组40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形态学参数D、AR、SR、DN、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参数NWSS及L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方程,形态学:ln(R/1-R)=0.334D+0.279IA-2.252;血流动力学:ln(R/1-R)=-0.238NWSS+1.805;联合:ln(R/1-R)=0.431IA-0.329LSA-2.107,R为破裂发生率。AUC形态学0.757,血流动力学0.659,联合0.773,与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交通段动脉瘤的破裂与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相关,通过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可为医务人员提供诊断和决策依据。
2021年15期 v.42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 赵占江;赵香梅;
目的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 TY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PCI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0年3月272例接受PCI的ACS患者。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的临床特征、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其他生化指标,根据TYG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统计各组患者各指标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曲线表示患者术后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的差异。ROC曲线下面积表示TYG对MACCE的预测值。结果 Killip分级>Ⅰ、贫血、白蛋白、尿酸、支架数目和左室射血分数是ACS患者PCI后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TYG与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CE的风险显著相关,TYG曲线下面积为0.685(95%CI 0.610~0.761,P=0.001)。患者TYG的最高四分位数为1.529(95%CI 1.001~2.061;P=0.003),TyG四分位数(Q4)最高的患者中,PCI后30天,6个月和1年内的全因死亡率最高。结论 TyG对PCI术后ACS患者的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2021年15期 v.42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 刘金瑞;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相关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的发生情况,并对AF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郑州第七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血液透析1个月内AF的发生情况,检测透析相关指标和电解质指标,并使用ROC分析预测指标的准确性。结果在1个月总计1575人次的透析治疗中,AF发生67人次,发生率为4.25%,52例患者发生透析相关AF,占比达41.60%;透析治疗的前2 h内,AF发生4人次(占比5.97%),透析治疗的后2 h内,AF发生35人次(占比52.24%),透析治疗结束后4 h内,AF发生28人次(占比41.79%);AF组血透超滤率高于非AF组,并且透析前后血钾、血镁含量均低于非A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分析发现,透析前血钾指标AUC为0.937、透析后血钾指标AUC为0.939,是预测AF发生的较好指标,其中透析前血钾含量<4.25 mmol/L,透析后血钾含量<3.45 mmol/L时,预测AF发生最准确。结论血液透析相关AF发生率较高,发生时间多集中在透析治疗的后2 h和透析治疗结束后4 h内,血透超滤量、血钾和血镁等电解质含量与AF发生存在相关性,其中透析前后血钾指标是预测血液透析相关AF发生的较好指标。
2021年15期 v.4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 陈海燕;杜少斐;宋丹;葛龙菲;左秀玲;王志宏;
目的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合并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再入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预测因素以及预测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到2019年12月因初发T2DM合并DKA住院治疗的193例患者相关资料,均经补液、纠正酮症酸中毒后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出院后随访36个月,以出院后36个月内再入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为本研究终点,据此将其分为再入院组与对照组(未再入院),比较两组基线数据及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胰岛功能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通过ROC曲线获得这些预测因子的临界值,Kaplan-Meier生存分析通过预测因子和临界值比较再次入院强化治疗时间累计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93例患者中有69例出院后36个月内再入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占35.8%;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肽释放曲线下面积(AUCc)(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后)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治疗后)是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再次入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显示:当AUCc(治疗后)<9.82μg·h/L、HOMA-IR(治疗后)>1.15和HOMA-β(治疗后)<36.81时是预测患者再次入院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标志,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UCc(治疗后)<9.82μg·h/L、HOMA-IR(治疗后)>1.15和HOMA-β(治疗后)<36.81的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再次入院强化治疗时间累计率显著低于AUCc(治疗后)>9.82μg·h/L、HOMA-IR(治疗后)<1.15和HOMA-β(治疗后)>36.81(50.1%、33.5%、15.1%vs 82.4%、59.8%、40.9%,45.3%、32.1%、16.5%vs 77.9%、52.3%、23.2%,46.3%、28.7%、17.9%vs 83.4%、54.6%、28.5%,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前胰岛功能差,强化治疗后胰岛功能恢复不充分是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再次入院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预测因素,也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2021年15期 v.42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 司鸿亮;魏君锋;马力;康艳红;康谊;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为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14例血培养或脓液培养阳性的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原学分为肺炎克雷伯肝脓肿组(KP组)和非肺炎克雷伯肝脓肿组(非KP组)。结果 114例微生物检查阳性的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46例(40.4%),大肠埃希菌41例(35.9%),肠球菌10例(8.8%),葡萄球菌6例(5.2%),假单胞菌4例(3.5%),链球菌4例(3.5%),产酸克雷菌伯2例(1.8%),厌氧菌1例(0.9%)。与nKP组相比,KP组多合并糖尿病,发病早期转氨酶升高。nKP组更易发热,多合并胆系疾病、腹部手术史。KP组单纯药物治疗(41.3%)对比nKP组(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敏结果显示46例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0.0%)、碳青霉烯类(2.2%)、头孢哌酮舒巴坦(4.3%)、头孢他啶(4.3%)、头孢吡肟(6.5%)、庆大霉素(6.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8.7%)耐药率低,检出产ESBL菌株(3/46,6.5%),其中CRKP1例。结论肺炎克雷伯肝脓肿好发于糖尿病患者,发病早期谷丙转氨酶升高,产ESBL率较低,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推荐经验性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脓肿完全液化后可选择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治愈率较高。
2021年15期 v.42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 牛勇;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切口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颈干角丢失及缩短位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12例为对象,均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切口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术后1、3个月观察组疼痛V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局部感染、肱骨头坏死、螺钉穿出、愈合延迟等并发症总发生率7.14%(4/56)低于对照组的21.43%(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高于术前,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干角丢失及缩短位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恢复具有明显不利影响,而术中对颈干角进行有效恢复,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肩功能恢复。
2021年15期 v.42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 杜志军;
目的探讨氨糖软骨素钙片配合康复锻炼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18年02月至2019年08收集月郑州市骨科医院门诊病例共179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病例共13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6例,男29例,女37例,平均年龄为(65.1±7.2)岁,服用氨糖软骨素钙片2 000 mg/次,一日2次;对照组66例,男27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64.1±8.2)岁,服用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次,一日2次。2组患者每天进行康复锻炼,锻炼方法:每天规律进行2次康复锻炼,每次时间30 min。患者先散步10 min,避免突然运动导致肌肉损伤,然后进行直腿抬高、坐位抬腿锻炼,每项15 min。每隔2个月定期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膝关节活动度、行走50 m时间、行走50 m后VAS评分及膝关节周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127.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06.9°±7.4°)(P<0.05),行走50 m疼痛VAS评分,观察组患者(2.29±0.59)显著低于对照组(3.91±0.43)(P<0.05),行走50 m时间观察组(69.1±7.3)s也显著低于对照组(82.4±3.7)s(P<0.05)。结论氨糖软骨素钙片配合康复锻炼能有效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膝骨性关节炎进展。
2021年15期 v.42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 崔玲玲;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85例(GDM组)、同期正常妊娠患者85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Vaspin、Sfrp5及CRP及血糖相关代谢指标。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探讨血清Vaspin、Sfrp5及CRP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血清Vaspin、Sfrp5及CRP在胰岛素抵抗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患者的血清Vaspin、CRP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患者的血清Sfrp5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患者的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OGTT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OMA-IR与Vaspin水平呈正相关,与Sfrp5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Vaspin诊断G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83,血清Sfrp5诊断G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70,血清CRP诊断G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93。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GDM患者Vaspin水平增高、Sfrp5降低均与HOMA-IR增高有关(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Vaspin水平越高、Sfrp5水平越低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越高,血清Vaspi、Sfrp5、CRP在诊断GDM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021年15期 v.42 57-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 胡滢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效果及对鼻黏膜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联合糖皮质激素与鼻内镜手术治疗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鼻黏膜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96.00%VS 8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7(IL-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und-Mackey及SNOT-20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手术能显著降低鼻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鼻黏膜炎性反应,改善鼻黏膜免疫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21年15期 v.42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 赵娜;赵文君;唐云燕;
目的比较环形泪道引流管和RS管泪道再通管用于儿童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商丘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72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术中选择支撑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RS管泪道再通管组,n=38例,38眼)和对照组(环形泪道引流管组,n=34例,34眼),术后3月左右拔管,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手术完成情况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用环形泪管治疗后在拔管时发现无效、好转、治愈例数分别为6例(17.65%)、8例(23.53%)、20例(58.82%),临床有效率为28例(82.35%),采用RS泪管治疗后拔管时患者无效、好转、治愈例数分别为3例(7.89%)、7例(18.42%)、28例(73.68%),临床有效率为35例(92.1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χ~2值=7.328,P<0.05)。对照组患儿一次手术成功例数(率)为32例(94.12%),观察组患儿一次手术成功例数(率)为35例(92.10%),经过二次手术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儿一次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0.001,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5.17±13.29)min,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0.07±8.65)min(t=9.927,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溢泪和泪道不通畅的状况,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率)为9例(26.4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率)为3例(7.89%),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8.025,P<0.05)。结论儿童外伤所致泪小管断裂采用RS泪管完成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2021年15期 v.42 65-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 刘成远;李俊江;穆速;王坤;韩祥松;崔广宾;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 OA)治疗肥胖儿童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65例肥胖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LA组(187例)和OA组(178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L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住院天数均低于OA组(均P<0.05),住院费用高于OA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比14.6%,P>0.05),但LA组切口感染率低于OA组(2.7%比7.9%,P<0.05),腹腔脓肿发生率高于OA组(3.2%比1.1%,P<0.05),肠梗阻、出血、输尿管损伤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阑尾残株炎并发症;LA组有4例中转开腹。结论 LA与OA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肥胖患儿较好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发展,但应注意术后腹腔脓肿发生率和住院费较高。
2021年15期 v.4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 宋利峰;田芳;刘俏丽;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9月临床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得到,通过细菌药敏试验法确定为MRSA的90株菌株,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对细菌药敏的操作规程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结果 MRSA耐药率50%以上的有青霉素、头孢西丁、克林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甲氧苄氨嘧啶、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和利福平,其中对头孢西丁、青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100%;耐药率50%以下的有氯霉素、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莫西沙星、吠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其中对万古霉素及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0;MRSA耐药表型Ⅰ类7.8%,Ⅱ类41.1%,Ⅲ类50.0%,Ⅳ类56.7%,Ⅴ类70.0%,Ⅵ类96.7%,Ⅶ类2.2%;耐药基因结果最高的是mecA,阳性88株,耐药率97.8%;其余基因msrB 82株(91.1%),msrA 80株(88.9%),ermA 56株(62.2%),ermB 54株(60%),ermC 26株(28.9%),tetM 17株(18.9%),tetK 14株(15.6%),vanA与vanB均为0株。结论 MRSA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对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主要耐药表型为Ⅵ型、Ⅴ型和Ⅳ型,主要耐药基因为mecA、msrB和msrA。
2021年15期 v.42 73-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李传苍;牛卫理;周雅冰;张梦鸽;孙亮;
目的了解和评价艾滋病、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研究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5年至2017年在鹤壁市传染病医院进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和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随机抽样,采用自填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三种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完成调查的有108人,纳入本次研究的有94人。性别、婚姻状况、人均收入、医保形式、病程长度在不同疾病患者之间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得分都比国内常模高。艾滋病患者(SCL-90)量表项目总分(151.04±13.232),总均分(1.68±0.147)、各维度得分分别为强迫症状(1.94±0.196)、人际关系敏感(1.79±0.163)、抑郁(1.82±0.165)、焦虑(1.69±0.168)、敌对(1.73±0.173)、恐怖(1.42±0.109)均高于其他两种疾病。结论艾滋病、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比较差。其中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肝炎患者的较轻。不同疾病患者之间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也不同。在对患者躯体上的疾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分类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1年15期 v.42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 王国杰;徐吉英;高三友;胡会义;王侃;庄严;杨国俊;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教师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情况。方法以河南省近年来报告的681例职业为医务人员与教师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其中医务人员356例,教师325例)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登记号相邻原则以每1例教师患者抽取2例农民患者,共抽取650例职业为农民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采用中位数、延迟率等为指标,对三组患者的发现延迟包括就诊、确诊延迟情况进行描述与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教师、农民三组患者发现延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4、20、29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以上就诊延迟率分别为48.0%、44.6%、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以上确诊延迟率分别为18.0%、16.9%、25.7%,4周以上发现延迟率分别为44.9%、41.2%、5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发现途径、职业、户籍是否本县/区与4周以上发现延迟相关;以因症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途径为参照,因症推荐、追踪、转诊的校正OR(95%CI)分别为1.6(1.0~2.7)、1.8(1.2~2.7)、0.7(0.6~0.9);以农民患者组为参照,医务人员与教师组的校正OR(95%CI)为0.8(0.6~1.0)、0.7(0.5~0.9);以本县/区户籍为参照,非本县/区户籍的校正OR(95%CI)为1.6(1.2~2.2)。结论河南省医务人员与教师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延迟时间、延迟率明显低于农民患者,然而40%以上医务人员与教师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发病4周以后被发现,作为容易导致聚集性感染发病的特殊职业人群,其发现延迟更应引起重视;户籍不在本县区、因症推荐与追踪患者发现途径增加了患者发现延迟,而转诊有助于减少患者发现延迟。
2021年15期 v.42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 杨金秀;阎岩;李少芳;
目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居民死亡水平,分析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制定疾病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郑州市二七区2018年的死因监测数据,运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和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结果二七区2018年户籍总人口626 023人,男性312 525人,女性313 497人,报告死亡人数3 604人,粗死亡率575.70/10万,标化死亡率500.50/10万,男性死亡率(682.50/10万)高于女性(469.22/10万),(χ~2=122.96,P<0.01),男性标化死亡率637.61/10万,女性373.06/10万。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其中前4位均为慢性疾病,占全部死因的80.18%。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道癌。死因顺位前5位和恶性肿瘤前5位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二七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从而降低居民死亡率。
2021年15期 v.42 91-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 赵风林;运玉霞;聂占普;王兰珍;谢为民;
目的了解2020年濮阳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现状,评价接种数据的报告质量。方法用Excel2003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差值(D)、比值(R)、脱漏率评价报告质量。结果濮阳市2020年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均为100%;5种基础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均在97%以上;D值评价均为不可信;5个R值评价中2个可信,1个可疑,2个不可信;全市2020年脊灰疫苗脱漏率为-1.23%,百白破疫苗脱漏率为-1.74%,各县区2种疫苗脱漏率均在±4%以内。结论濮阳市2020年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2021年15期 v.42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 杨鹏;王静;赵倩茹;桂碧玉;李立敬;苗丽君;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水平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并分为有效组、无效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测定患者的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血清SP-D、sTREM-1水平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有30例治疗无效,占比30.00%。无效组患者血清SP-D水平(92.47±15.63)μg/L低于有效组(135.62±20.96)μg/L,血清sTREM-1水平(85.62±10.95)ng/L高于有效组(55.47±8.6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22、14.745,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P-D水平降低、血清sTREM-1水平升高是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风险因子(OR=4.988、2.256,P均<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P-D、sTREM-1单独及联合预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无效风险的AUC分别为0.809、0.782、0.859,且以联合预测价值最佳。结论 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SP-D、sTREM-1水平与治疗效果有关,血清SP-D水平降低、血清sTREM-1水平升高可增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无效风险,临床可动态监测血清SP-D、sTREM-1水平来预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无效风险。
2021年15期 v.42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 张英;张玉琴;赵静;翟一轩;李静;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内镜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库欣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对2019年10月—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45例库欣综合征患者行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术前患者病情特点,详细评估患者状况及术后治疗效果,并给予个性化对症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手术方式采用垂体瘤全切除者30例,次全切除者15例。住院期间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注重患者术前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糖、低血钾的监测,降低麻醉和手术风险,改善手术效果。术后预防和对症处理骨质疏松性骨折、高血压危象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库欣综合征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效果显著,个性化对症处理手术前后患者病情,可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2021年15期 v.42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 尹国锋;
目的对采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开放疝修补、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通过收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统计分析三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复发情况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住院总天数、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慢性疼痛出现情况及术后复发率方面比较,均低于开放组,检验值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开放组在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方面优于腹腔镜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发现腹腔镜组在术后慢性疼痛及术后复发方面均低于开放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术后出现感觉异常及血清肿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在住院天数、疼痛、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复发率优于开放组,但在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性及技术难易程度上优于腹腔镜手术。
2021年15期 v.42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 崔伟强;陆兆丰;马西凡;
目的了解心跳呼吸骤停并得到及时有效心肺复苏救治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改变,以帮助临床医生取得更好的心肺复苏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021年许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经心肺复苏后住院患者34例病例作为观察组,同等数量的34例许昌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合格的健康个人作为研究对照组,进行血栓弹力图及常规凝血功能检测,逐个统计血栓弹力图各项指标(R、K、Angle、MA、EPL、LY30)及常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BG、PLT),通过科学合理的统计学技术分析,得出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变化趋势。结果对照组(健康人)与观察组(心肺复苏组)血栓弹力图结果及常规凝血指标显示,R值与PT、APTT呈正相关,K值与FBG、PLT呈负相关,Angle与FBG、PLT呈正相关,MA与FBG、PLT呈正相关。观察组患者的PT、FBG、PLT、R、K、MA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种导致的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住院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R,K,Angle, MA)及常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BG、PLT)均提示心肺复苏术后患者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及纤溶功能相对不足,但不同病种相互之间对比,对应指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在心脏骤停后迅速发生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血液出现高凝状态,纤溶活性绝对或相对不足。
2021年15期 v.42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 梁香丽;
目的分析家属引导式情景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运动、智力水平及家属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20年10月开封市妇产医院发育迟缓患儿108例,其中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患儿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患儿为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家属引导式情景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智力水平以及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智力水平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亲职压力指标简表(PSI-SF)、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引导式情景训练有助于发育迟缓患儿的智力水平、运动功能的提高以及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的改善。
2021年15期 v.42 113-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