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慧颖;杨展;王艳灵;张晶晶;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8例。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3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衰弱综合征发生率为42.03%(58/138)。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患者的年龄、NYHA分级、合并糖尿病、睡眠时间、PCI手术史、锻炼频次、焦虑状状况、抑郁状况、营养状况、近1年跌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NYHA分级高、睡眠时间≤6 h、锻炼频次<3次/周、有焦虑症状、营养不良、近1年有跌倒史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衰弱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密切关注导致衰弱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以减少衰弱综合征的发生,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的预后。
2023年17期 v.44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 王慧慧;王庆艳;
目的 分析研究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收治的42例甲状腺癌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生感染的58例患者作为未感染组,共100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收集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可导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两组间患者年龄、血糖、吸烟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切口直径、住院时间等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开放性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术后引流量多、术中切口直径大、住院时间长等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血糖、吸烟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切口直径及住院时间等几个因素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有着显著影响,临床上工作者应引起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2023年17期 v.4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 高振华;靳飞鹏;孟银苔;周淑珍;
目的 分析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凝集素(Clusterin)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死亡、再次心梗、靶血管再狭窄、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衰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急诊PCI的冠心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27)、非MACE组(n=99)。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Gensini积分、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及术前血清sST2、H-FABP、Clusteri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ST2、H-FABP、Clusterin水平与临床指标、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PCI术后6个月MACE的预测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模型的可靠性,获取最佳截断值、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信息。结果 MACE组Gensini积分高于非MACE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史、饮酒史、病变血管支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血清CRP、WBC、SOD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P<0.05),血清GSH-PX水平低于非MACE组(P<0.05);MACE组血清sST2、H-FABP、Clusterin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血清sST2、H-FABP、Clusterin水平与Gensini积分及CRP、WBC、SO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GSH-PX水平呈负相关(P<0.05);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显示,sST2、H-FABP、Clusterin均为PCI术后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ST2、H-FABP、Clusterin及各指标联合预测PCI术后6个月发生MACE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40%/73.70%、81.50%/79.80%、85.20%/70.70%、88.90%/83.80%,对应的AUC分别为0.765、0.854、0.794、0.929。结论 血清sST2、H-FABP、Clusterin水平可能与PCI术后MACE的发生有关,联合检测对于术后6个月内发生MAC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023年17期 v.44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 靳冬一;刘启龙;李宏宾;魏丹;马宁;訾盼盼;杜玉明;
目的 探究分析降钙素原(PCT)与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脓毒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将患者纳入心肌损伤组(51例)和心肌正常组(45例)。在患者治疗前检测PCT及NLR指标,治疗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脓毒症原发病处理,治疗28d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复诊,检测患者相应指标。根据心肌损伤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预后结果与PCT、NLR的相关性,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效能。结果 心肌损伤组的PCT、NLR水平均明显高于心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不同预后患者的PCT、NLR指标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PCT、NLR与水平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预后结果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PCT与NLR及联合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840、0.913。其中PCT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77.8%;NLR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53.3%;两项指标联合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91.1%。PCT与NLR预测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效能可观,且两项联合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更高。结论 PCT与NLR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及预后预测均有较高的准确性,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023年17期 v.44 14-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 岳磊;
目的 探讨补体C3、C4和免疫球蛋白(Ig)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31例儿童BM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1个月后哥斯拉预后评分(GOS)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39例,GOS评分≤4分)和预后良好组(92例,GOS评分=5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清补体C3、C4、IgA、IgG、IgM水平,分析(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清各指标水平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ROC分析(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清C3、C4、IgA、IgG、IgM水平联合检测对BM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儿出现预后不良的危险度。结果 治疗后3 d、7 d后预后不良组血清C3、C4、IgA、IgG、IgM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且各指标水平与预后不良均呈正相关(P<0.05);治疗3 d、7 d后血清C3、C4、IgA、IgG、IgM水平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04、0.834,且各指标高水平患儿预后不良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的2.255、2.510、3.696、4.704、4.518倍和2.678、3.458、4.158、5.359、4.704倍(P<0.05)。结论 血清C3、C4、IgA、IgG、IgM水平与儿童BM预后不良情况呈正相关,其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评估BM预后的有效参考依据。
2023年17期 v.44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 王宪卫;皮国富;孙建广;戴磊;
目的 对比不同骨水泥类型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VCF)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MM VCF患者(2020年7月—2022年7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均行PKP治疗,其中采用低黏度骨水泥注入的36例MM VCF患者列为B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注入的36例MM VCF患者列为A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骨水泥渗漏情况、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AVH)、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骨钙素(BGP)含量。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骨水泥注入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手术耗时较B组长(P<0.05);A组骨水泥总渗漏率8.33%(3/36)较B组33.33%(12/36)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ODI、VAS评分较B组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Cobb角较B组低,AVH较B组高(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血清ALP、BGP含量较B组高,CTX-Ⅰ含量较B组低(P<0.05)。结论 PKP治疗MM VCF患者术中应用高黏度骨水泥注入虽会延长手术耗时,但可进一步减少骨水泥渗漏,减轻疼痛感,恢复伤椎AVH、Cobb角,提升椎体功能及椎体稳定性,改善机体骨代谢水平。
2023年17期 v.4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 黄芳;汪宁;康梅娟;刘义锋;孙军;王洁;
目的 探讨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ROSIER)与面、臂、言语、时间评分量表(FAST)筛查脑卒中(CI)的应用价值,并分析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似CI患者2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ROSIER、FAST分别对疑似CI患者进行评估。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量表筛查CI的价值。基于ROSIER筛查CI患者高危人群,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 207例疑似CI患者中,确诊为CI 140例、非CI 67例;FAST诊断C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57%、73.13%、80.19%;ROSIER诊断C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86%、80.60%、88.89%;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事业、吸烟史、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血脂异常、超重患者高危人群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ROSIER检出的CI高危人群中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血脂异常5个方面危险因素处于较高暴露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CI高危人群关联性较高的危险因素依次分别为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年龄、吸烟史(P<0.05)。结论 ROSIER评分量表对早期识别CI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基于ROSIER评分量表筛查CI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有助于降低CI发生风险。
2023年17期 v.44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 王光昆;张汝菡;邢小梦;邢焕民;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398例,按照重症肺炎患者是否泌尿系统感染分为泌尿系统感染组(59例)与非泌尿系统感染组(339例)。根据两组患者的入院情况,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温、血压、实验室结果(尿细菌定量、血白细胞)、并发症(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是否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为因变量,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对自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感染率为17.40%,泌尿感染组重症肺炎患者出现发烧、贫血、尿管留置时间是否超过3天、是否高尿细菌定量以及是否血白细胞升高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热、贫血、高尿细菌定量以及血白细胞升高均为重症肺炎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且4个因素互相独立。结论 发热、贫血、高尿细菌定量以及血白细胞升高均为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泌尿系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避免患者进一步加重病情,可在患者进行尿细菌培养时进行抗生素干预,并要求患者多饮水、增加排尿频率。
2023年17期 v.44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 刘会星;
目的 观察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胱抑素C(CysC)水平在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预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以2022年5月—2023年5月为病例抽样时间,利用脑梗死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作为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评价标准,≥26分为认知正常(对照组,n=37),<26分为认知障碍(研究组,n=45),两组均开展血清SAA、MMP-9以及CysC检验,对比组间检验结果,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AA、MMP-9以及CysC用于评价认知障预测的临床价值。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的SAA、MMP-9以及CysC三项指标分别为(1.69±0.57)mg/L、(229.16±64.16)μmol/L及(1.92±0.65)m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AA、MMP-9、CysC在脑梗死认知障碍预测中均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但三项联检验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项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AA、MMP-9以及CysC用于脑梗死认知障碍均可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且三项联合预测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2023年17期 v.44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 李云;朱敏;赵占江;田会君;陶豫东;
目的 研究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RF)对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接收的重症COPD合并RF 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9例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49例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总结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有创通气、总机械通气以及ICU住院时间为(7.05±1.73)d、(7.11±1.76)d和(9.11±1.94)d,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酸碱值(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PaO_2(95.31±3.95)mm Hg,高于对照组,PaCO_2(42.48±2.11)mm Hg,低于对照组(P<0.05),pH值(7.35±0.06)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的14.28%(P<0.05)。结论 重症COPD合并RF患者接受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可对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有效改善,减少VAP的发生,促进其疾病康复,建议临床优选。
2023年17期 v.4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 李翠花;王荣;惠晶;张拓;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分析其对康复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邓州市中心医院康复中心诊治的126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儿童4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BDNF、NSE、MBP水平,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粗大运动功能88项量表(GMFM-88)相关性。研究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后依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无效患儿,分析治疗1个月后血清BDNF、NSE、MBP水平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BDNF水平、GMFM-88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NSE、M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BDNF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GMFM-88评分呈正相关(P<0.05);NSE、MBP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GMFM-88评分呈负相关(P<0.05);有效患儿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清BDNF水平高于无效患儿,NSE、MBP水平低于无效患儿(P<0.05);治疗1个月后血清BDNF、NSE、MBP水平联合预测疗效的AUC大于单项指标预测(P<0.05)。结论 脑瘫患儿血清BDNF水平下降,NSE、MBP水平升高,其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康复治疗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3年17期 v.44 44-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 马娅敏;徐玲;丁振东;
目的 探讨基于立体定向下的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sTMS)联合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对重型酒精后颅脑损伤治疗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76例重型酒精后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脑组织氧分压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监测,观察组38例患者在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立体定向下的sTMS监测,比较两组治疗情况、临床指标、炎症水平、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CU入住时间、GCS评分变化、甘露醇剂量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时两组TNF-α、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与入住ICU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RDS、SIRS、肺炎、脓肿、器官衰竭等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型酒精后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应用立体定向下sTMS联合脑组织氧分压监测,能够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减少患者癫痫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2023年17期 v.44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 邢海洲;梁春艳;徐新童;李俏俏;李英梅;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 HBP)在血液系统疾病早期感染中的恰当解读的正确模式,寻找早期判断感染的新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肝素结合蛋白,比较两组资料的差异。根据白细胞数目进一步分成白细胞细胞正常组、白细胞细胞减少组、中性粒细胞缺乏组,比较在不同中性粒细胞数目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CRP、PCT、HBP中的差异。进一步分析HBP与中性粒细胞数目的关系,比较“肝素结合蛋白/中性粒细胞”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差异。结果 感染组CRP、PCT、HB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白细胞数目正常时,HBP在AUC数值上高于CRP、PCT;HBP受中性粒细胞数目的影响,HBP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706,P<0.05);“肝素结合蛋白/中性粒细胞”比值不受中性粒细胞数目影响,“肝素结合蛋白/中性粒细胞”比值在感染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论 HBP水平受中性粒细胞数目影响,当中性粒细胞数目正常时,HBP在判断早期感染的价值上优于CRP、PCT,当中性粒细胞数目减少甚至缺乏时“肝素结合蛋白/中性粒细胞”比值反应感染更具有意义。HBP作为感染指标用于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时,应结合中性粒细胞数目进行综合评价。
2023年17期 v.44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张雷;
目的 探讨高能量激光照射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介质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胸段PH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ESP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能量激光照射,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人β内啡肽(β-EP)]以及免疫状态(CD3~+、CD4~+、CD8~+、CD4~+/CD8~+)。结果 治疗4周,两组5-HT、CGRP、SP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β-EP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两组CD8~+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ESPB治疗基础上联合高能量激光照射可影响PHN患者疼痛介质的分泌,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并且可以改善免疫状态,促进康复。
2023年17期 v.44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 宋琦;吴慧斌;胡园园;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亚甲基蓝切缘定位对行保乳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108例行保乳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是否行超声引导下亚甲基蓝标记切缘定位,分为常规组和亚甲基蓝定位组。比较手术相关指标、最大切缘、一次性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美容效果、无进展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 亚甲基蓝定位组手术总时长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总失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亚甲基蓝定位组最大切缘≤2 cm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一次性切缘阳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亚甲基蓝定位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亚甲基蓝定位组乳房外观美容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年,两组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病例。术后2年,亚甲基蓝定位组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采用亚甲基蓝对肿瘤病灶的切缘进行定位,可显著缩短手术总时长,降低术中总失血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病灶切除精确性,缩小切缘,降低一次性切缘阳性率,改善乳腺美容效果,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推广使用。
2023年17期 v.44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 李艳杰;刘玉端;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份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名患儿接受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30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治疗情况,并观察其动脉血气指标、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aO_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_2、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可有效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指标,调控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治疗方案较为有效。
2023年17期 v.44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 丁俊杰;刘文德;徐国喜;马传勋;吴鸿雁;刘益兵;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cutaneous pedicle screw, MIPPS)在对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脊柱骨折患者8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性弓根螺钉内固定术(traditional open pedicle screw, TOPS)组(n=44)和MIPPS组(n=44)。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脊髓损伤评分(ASI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分别评估两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以及胸腰椎能力改善情况,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记录两组Cobb角并计算伤椎椎体压缩率,术后随访1年并记录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IPP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短于TOPS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ASI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Oswestry评分明显降低,且MIPPS组ASIA评分高于TOPS组,Oswestry评分低于TOPS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Cobb角与术前比较降低,椎体压缩率升高,且MIPPS组Cobb角低于TOPS组,椎体压缩率高于TOPS组(P<0.05);术后随访2年,MIPP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TOPS组13.64%(P<0.05)。结论 MIPPS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切口小利于术后恢复,在恢复脊髓神经功能以及改善胸腰椎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安全可靠。
2023年17期 v.44 75-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 李俊姗;
目的 分析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成功后再次复发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改进术后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21年6月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成功后再次复发的44例患者组成复发组,另选同期对照44例未复发的患者组成未复发组,两组患者进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结果 经评估,复发组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为(32.55±5.61)分,未复发组患者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为(39.32±6.21)分,两组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依从性、受教育程度、应对方式下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成功后再复发患者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特征下再复发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依从性、受教育程度及应对方式是再次复发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成功后再次复发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偏低,且不同依从性、受教育程度及应对方式均影响再复发患者社会适应能力。
2023年17期 v.44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 齐淑军;王朝;宋翠竹;杨晴晴;
目的 分析基于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听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澍青医专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自闭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听觉统合训练。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自闭症患儿病情改善情况[卡氏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行为改善效果[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BC)]、心理状况[心理教育量表(PEP-3)]及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CAR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主动语言、主动配合行为增加,自伤行为、刻板重复行为减少,观察组主动语言、主动配合行为增加例数与自伤行为、刻板重复行为减少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沟通能力、行为模式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听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自闭症患儿病情,并可缓解患儿社交方面的障碍,促进患儿心理发育。
2023年17期 v.44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 殷沛;陈颖;徐建林;
目的 分析氟化泡沫联合伢典凝胶去龋治疗乳牙龋齿的效果,并探讨乳牙龋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郑州市二七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乳牙龋齿病例79例,以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氟化泡沫治疗,n=39)和观察组(氟化泡沫联合伢典凝胶去龋治疗,n=40);比较两组患儿口腔健康[幼儿口腔健康影响量表(ECOHIS)评定]和疗效指数,分析氟化泡沫联合伢典凝胶去龋治疗效果。另选口腔检查健康无龋齿的儿童80例作为无龋齿组,比较龋齿组和无龋齿组临床资料,分析乳牙龋齿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前,两组ECOHIS各项评分(口腔症状、口腔功能、儿童心理、社会关系)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其中以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疗效指数97.50%,高于对照组的82.0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龋齿组断奶年龄、刷牙开始年龄、甜食食用频率、夜间进食频率均高于无龋齿组,而每日刷牙次数、使用含氟牙膏比例、家长查看刷牙效果比例、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程度则低于无龋齿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断奶年龄、刷牙开始年龄、甜食食用频率、夜间进食频率高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程度低均是乳牙龋齿危险因素,而每日刷牙次数≥2次、使用含氟牙膏、家长查看刷牙效果则是乳牙龋齿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氟化泡沫联合伢典凝胶去龋用于乳牙龋齿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口腔健康。患儿刷牙及饮食习惯以及家长关注程度与乳牙龋齿相关密切,应加强儿童及家长饮食、刷牙等健康知识宣传。
2023年17期 v.44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